心晴絮語 - 心晴

佛陀的和平教誨:超越戰爭的智慧之道

佛陀的和平教誨對當代世界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。在核武威脅、恐怖主義、區域衝突不斷的今天,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超越對立的智慧。佛教非暴力的精神不是軟弱的表現,而是一種基於對生命深刻理解的勇氣。 […]

心晴絮語 - 心晴

《佛家八智:照亮人生的覺悟之道》

世間萬物,皆在剎那生滅之中。佛陀開示「諸行無常」,非為令人消極,而在教人看透變幻的本質,從而放下執著。春日繁花,秋日凋零;昨日歡聚,今日離散——此乃自然之理,強求恆常,反生苦惱。 […]

捕捉動感 / 徐汶鋒

香港慈山寺-不食人間煙火

慈山寺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,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,由李嘉誠出資興建。 寺內76公尺高觀音像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。和別的佛寺不同的是,在慈山寺參拜觀音時,是不允許燒香的,以「供水」代替,意指水乃生命之源,人們要懂得珍惜。 […]

心晴絮語 - 心晴

六大宗教的介紹與宗旨:殊途同歸的向善之道

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都市,其中佛教、道教、儒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和伊斯蘭教被稱為「六大宗教」,它們不僅是信仰體系,更是影響社會倫理與文化的重要力量。儘管各宗教的歷史、教義和儀式不盡相同,但核心精神皆提倡仁愛、慈悲、誠信與和平,引導信徒向善而行。 […]

閒聊館

播撒人間佛教成《行者》

佛光山慧是法師出了一本書,書名叫《行者》。行者,以佛教語言稱,泛指一般佛道的修行者,又稱行人、修行人。慧是法師是修行人,不過他不僅在佛道,還行走在人間,他以星雲大師相贈的「人間行者」一筆字作自我期許,「在道業上,永遠是行者」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