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略投資的核心布局
日本軟銀集團近期公開的監管文件顯示,其對人工智能產業鏈的投資布局正持續加碼。截至2025年3月底,軟銀持有Nvidia的股份總值已從上季度的10億美元大幅增至30億美元,增幅達200%。同時,該集團亦購入價值3.3億美元的台積電股票,以及1.7億美元的甲骨文股份。這一系列操作清晰地勾勒出軟銀「從晶片製造到雲端運算」的完整AI產業鏈投資策略。
根據彭博行業研究的數據,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已通過出售公共及私人資產套現近20億美元,這些資金顯然被重新配置到AI核心領域。值得注意的是,軟銀對Nvidia的持股比例已升至約0.6%,使其成為該圖形處理器巨頭的重要機構投資者之一。
孫正義的AI萬億市值藍圖
軟銀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孫正義近期多次公開強調,人工智能將是推動下一波科技革命的核心動力。在內部戰略會議上,孫正義提出大膽預測:美國主導的大型AI投資計劃,將創造出數家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企業,而軟銀有望通過戰略投資超越Nvidia當前的市場地位。
這一願景並非空談。軟銀近期的投資組合調整顯示其正聚焦於AI基礎設施的三大關鍵環節:Nvidia代表的高性能計算晶片、台積電代表的先進製程製造,以及甲骨文代表的企業級雲端服務。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,這三家企業合計佔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的72%,顯示軟銀的布局具有高度戰略性。
產業鏈控制的深層意圖
軟銀增持台積電股份尤其值得關注。目前全球約92%的先進製程晶片(包括Nvidia的AI加速器)均由台積電生產。軟銀此次3.3億美元的投資,使其成為台積電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(持股約0.3%)。這不僅是財務投資,更是確保其AI布局中的供應鏈安全性。
與此同時,軟銀通過願景基金持續投資AI初創企業。數據顯示,2025年上半年該基金已向12家AI相關企業注資逾15億美元,涵蓋自然語言處理、計算機視覺及邊緣計算等領域。這種「基礎設施+應用場景」的雙軌投資模式,正逐漸形成軟銀獨特的AI生態系統。
市場反應與未來展望
資本市場對軟銀的戰略轉向反應積極。自投資組合調整消息公布後,軟銀股價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漲了7.2%,跑贏日經平均指數的3.5%漲幅。分析師普遍認為,這反映投資者認可其聚焦AI的戰略方向。
然而,挑戰依然存在。當前Nvidia的市盈率高達65倍,台積電也達28倍,顯示這些資產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。軟銀能否通過這些投資實現預期回報,將取決於全球AI產業的實際發展速度。孫正義押注的是AI應用爆發式增長帶動基礎設施需求,這一賭注的成敗,或許將決定軟銀未來十年的命運軌跡。
Be the first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