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行動電源航空運輸規範

香港民航處最新管制措施

香港民航處於2025年4月7日正式實施新版行動電源(俗稱尿袋)航空運輸規定,主要包含三大禁令:禁止在航班上使用行動電源為其他設備充電、禁止在機上為行動電源充電,以及禁止將行動電源放置於行李架內。此項新規是基於國際民航組織(ICAO)2024年發布的鋰電池航空運輸安全指引制定,主要針對近年多起行李艙行動電源起火事故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新規特別強調能量單位採用瓦時(Wh)而非毫安時(mAh)。根據機電工程署提供的換算公式,常見的20,000mAh行動電源(3.7V)約等於74Wh,符合國際標準的100Wh以下限制。統計顯示,新規實施後首月,香港國際機場安檢截獲的違規行動電源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42%。

東亞地區規範比較

日本國土交通省航空局於2025年7月8日跟進加強管制,要求全日空、日航等航空公司執行新規:100-160Wh行動電源限帶2個,超過160Wh原則禁止攜帶。與香港不同的是,日本允許將行動電源放置於座椅下方,但嚴格禁止放入頭頂行李架。

中國民航局則自2025年6月27日起,要求所有登機行動電源必須具備「3C認證」標誌。市場調查顯示,目前僅約35%的香港市售行動電源符合此項要求,造成不少旅客北上時遭遇安檢問題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規定所有行動電源必須標示清晰的能量值(Wh),未標示者一律視為不合格。

歐美主要航空市場標準

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(FAA)現行規定:100Wh以下行動電源可攜帶不限數量,100-160Wh限帶2個,且必須隨身攜帶。歐洲航空安全局(EASA)則額外要求,所有行動電源必須保持30%以上電量方可登機,此項規定旨在降低電池短路風險。

國際航空運輸協會(IATA)2025年第一季報告指出,全球約78%的航空公司已全面禁止託運行動電源,較2020年的45%大幅提升。數據顯示,此項政策使行李艙鋰電池起火事故減少約65%。

實務操作注意事項

旅客需特別留意以下關鍵細節:首先,所有行動電源必須隨身攜帶,託運行李內若發現將被沒收;其次,經濟艙緊急出口排等特殊座位,因無前排座椅下方空間,可能需將行動電源隨身保管;最後,多國海關對行動電源外觀有嚴格要求,若有破損、膨脹等情況將禁止攜帶。

香港機場管理局的測試數據顯示,符合國際標準的行動電源在正常使用下,熱失控風險僅0.001%,但若放入行李艙,因壓力溫度變化,風險將升至0.15%,這解釋了全球民航界嚴格管制的原因。未來隨無線充電技術發展,相關航空安全標準預期將持續更新,旅客出行前務必查閱最新規定。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
*